8月17日电 据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网站消息,近年来,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,部分加油加气站内存在使用手机进行扫码支付等现象,形成安全风险隐患。
为进一步加强本市加油加气站安全管理,防范安全事故发生,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、标准规定,严禁在加油加气作业区内进行扫码支付等使用手机的行为。如需使用手机,应在站房或辅助服务区内进行。严禁开展各类易引导顾客在加油加气作业区内使用手机的宣传行为。
对违反本通告规定的,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。
为什么在加油站使用手机风险大?
自从手机等移动通讯工具被公众普遍使用,国内加油站就将其列入“隔离”范畴。《中国石油加油站管理规范》第四章第四节安全禁令第7条明确规定,严禁在加油现场和油罐区使用通讯工具。
手机作为一种无线电通讯工具,无线电发射机发射出的无线电波(射频电磁辐射),能使接受无线电的天线产生射频电流。
当射频电流在金属导体间环流时,遇有锈蚀或接触不良,就会产生射频火花,只要射频火花持续一微秒以上、能量大于6毫瓦时就会引燃甲烷与空气的混合气。
当加油站通过油枪向汽车或摩托车油箱注加汽油时,原来空油箱内的油汽便向外飘散,加之新注入的汽油也向空中挥发,使加油的车辆周围油汽密度骤增。
同时,为了让通讯信号更加清晰,移动电话使用的频率很高,发射功率比较强,尽管符合国家标准,仍对加油、加气站构成威胁。
此前有媒体采访一位加油站工作人员,其表示,现在的加油机已经有油气回收的装置,是不会产生油气集聚的,但是有可能因为偶有的失误产生一定的油气。手机在接通信号的时候,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射频的火花或者能量,这种能量就足以引起油气的燃烧爆炸现象。
节选自《中国能源网》
关注我们

官方微信

官方微博